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发改委: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促进低碳发展

文章来源: 添加人: 更新时间:2014-02-19

 

2013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加强综合协调,强化目标责任。推动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安排,积极协调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定期发布各地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推动节能减排绩效管理试点。


二是严控“两高”行业扩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严控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2013年通过能评核减投资项目不合理能源消费约720万吨标准煤。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并由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三是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制定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深入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积极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试点建设工作。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推动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商业流通、农业农村等领域节能减排。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实施重点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支持北京、重庆、深圳等18个城市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


五是加大环境综合治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实现空气质量好转。大力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13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51亿元,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新增城镇污水管网1.9万公里,污水处理能力874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7万吨/日。


六是加快推动技术进步,推行市场化机制。2011年以来,发布了2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和5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组织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发布4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扩大能效标识和节能认证实施范围。


七是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政策,发挥激励约束作用。推进深化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力度。试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推行脱硫、脱硝、除尘电价等。开展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对节能、新能源车船给予车船税减免优惠。


八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开展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开展再制造“以旧换再”试点。启动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推进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建设,完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


九是加强节能减排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继续推进“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组织开展节能减排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等专项活动。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2013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 ,实现年度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完成年度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以上,达到年度计划目标。根据“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指标完成情况滞后,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粗放型发展方式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式转变。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定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强力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印发实施《2014-2015年节能减排降碳行动计划》。实行能耗强度与能耗增量“双重”否决考核。制定发布重大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完善能评法规制度,从源头控制能耗增长。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制定发布年度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环境综合治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实施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崇尚文明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社会风尚。积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实现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为完成“十二五”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协会公告
会员动态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C座10层 客服邮箱:org@capia.org 客服电话:400 6363 789
北京中汽联科技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89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