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心 |中汽联智库

乔永锋:中国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发布

文章来源: 添加人: 更新时间:2025-10-20


中国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发布

——在2025中国汽车后市场领袖峰会上的新闻发布
 

中汽联智库主席、中汽协汽车研究院院长   乔永锋
 



中国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

 
China Automotive Aftermarket Quality Development Index(CAMQDI)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科学引导汽车后市场转型升级,特制定并发布“中国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

本指数致力于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体系,精准衡量行业在服务质量、创新活力、绿色转型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旨在发挥行业“风向标”与“指挥棒”的关键作用。通过提供权威参考,为政策制定与企业决策提供支撑,本指数将有力推动中国汽车后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效率变革与动力创新,为构建现代化汽车服务产业体系持续赋能。

 

一、指数背景与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汽车后市场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将实现稳步增长,市场结构不断优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应运而生,旨在建立科学、全面的行业评估体系,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6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3.6亿辆,汽车后市场整体规模已超过5.4万亿元,这一庞大市场亟需建立标准化评价机制,引导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指数定位与核心特点

本指数立足于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需求,具有以下三大核心特点:

1、政策导向性    指数紧密对接《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七大政策措施,包括优化汽车配件流通环境、促进汽车维修服务提质升级、构建多层次汽车赛事格局等。通过量化评估体系,推动政策要求落地实施,引导企业沿着国家指引的方向健康发展。

2、多维评估性   指数构建了涵盖“经营质量(发展根基)、服务品质(市场信任)、创新动能(成长引擎)、组织韧性(抗风险能力)、绿色责任(可持续性)”五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框架。该框架旨在全面衡量企业从发展根基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貌,通过对组织韧性、绿色责任等五大维度的评估,为行业提供从粗放增长向精益化、价值驱动型发展转型的清晰路径和标杆。

3、前瞻引领性   本指数紧密追踪汽车产业“新四化”变革趋势,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对后市场的重塑作用。指数设置创新动能维度,重点评估企业在新兴领域的布局成效。通过量化引导,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助力其抢占绿色低碳与数字化融合的战略高地,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指数指标体系构成

本指数采用系统的三级指标体系架构,紧密围绕“经营质量(发展根基)、服务品质(市场信任)、创新动能(成长引擎)、组织韧性(抗风险能力)、绿色责任(可持续性)”五大核心维度展开,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具体构成如下:

1、经营质量(发展根基)

该维度聚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衡量其资源配置与价值创造效率。

盈利能力:综合考察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核心财务指标,反映企业价值创造水平。

成长性表现:通过营业收入增长率、市场份额变化等指标,评估企业持续扩张能力。

资产运营效率:重点监测库存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衡量资本运用效能。

2、服务品质(市场信任)

该维度关注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与成效,是构建市场信任的关键。

服务标准化水平:评估服务流程、操作规范的标准化与透明化程度。

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通过净推荐值(NPS)、客户复购率等指标,量化客户体验与口碑。

服务质量响应效率:衡量从需求接收到服务完成的全流程时效性与问题解决能力。

3、创新动能(成长引擎)

该维度考察企业驱动未来增长的核心能力,呼应行业技术变革趋势。

研发与数字化投入强度:评估企业在技术创新、数字化工具应用(如AI诊断)方面的投入占比。

新技术应用与转化:关注新能源维修与配件供应、智能网联服务等新兴领域的业务收入占比。

业务模式创新:衡量企业在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探索成果与市场接受度。

4、组织韧性(抗风险能力)

该维度评估企业应对市场波动的稳健性与适应能力。

现金流健康度:经营性现金流与营收的比率,反映企业自身造血和抗风险能力。

供应链稳定性:评估关键配件供应保障能力与供应链协同效率。

人才结构与稳定性:核心人才保有率、员工技能适配度等指标。

5、绿色责任(可持续性)

该维度衡量企业与环境、社会协同发展的水平,契合“双碳”目标与绿色发展政策导向。

环境友好度:单位营收碳排放强度、环保材料(如水性漆)使用率等。

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废旧配件回收再制造率、包装材料循环使用率等指标。

社会责任履行:员工培训投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度等。

该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管理,旨在为行业企业从粗放增长向精益化、价值驱动型发展转型提供清晰的行动路径和标杆参照。

 

四、指数价值与实施路径

本指数的构建与发布,旨在为汽车后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提供核心支撑工具。其价值不仅在于客观评估行业现状,更在于通过系统化的实施路径,引导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助力政府精准施策,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指数核心价值

引领行业规范发展: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尺,定期发布行业分析及标杆案例,形成“比、学、赶、超”良性氛围,引导资源向规范化、品牌化企业集中,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助力企业精准决策:为企业提供多维度对标工具,帮助识别在盈利能力、服务品质、创新动能等维度的短板,优化资源投入,提升抗风险能力。

服务政府精准施策:为政府部门提供行业大数据支撑,精准把握市场态势与结构性问题,为产业政策制定、资源调配提供依据,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2、系统性实施路径

为确保指数科学、稳健落地并发挥实效,将遵循“由点及面、循序渐进、持续迭代”的原则,分三阶段推进:

试点验证与模式探索阶段(2025年第四季度 - 2026年第二季度)  此阶段目标是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数据采集的可行性。将优先选择汽车保有量高、产业生态较成熟的区域(如湖北、安徽、四川等已先行发布支持政策的地区)开展试点。联合行业内龙头企业和代表性中小微企业,进行小范围数据采集与试评价,打磨数据标准化流程和评价算法,并形成可复制的试点经验。

全面推广与体系优化阶段(2026年第三季度 - 2027年第一季度)  在试点成功基础上,全面推开指数评价工作。建立覆盖全国主要区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常态化数据报送网络。开发指数在线平台,为企业提供自评、对标和诊断服务。同时,根据行业技术变革(如智能网联普及度提升),对指标体系进行首次系统性复审和动态优化,确保其前瞻性。

深化应用与价值释放阶段(2027年第二季度起)此阶段重点在于深化指数应用,释放长期价值。建立定期(如季度、年度)指数发布和解读机制,使其成为市场趋势的“晴雨表”和投资决策的“风向标”。深化指数与金融、保险等领域的联动,探索将指数评价结果应用于绿色信贷、供应链金融等场景,为优质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最终形成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践行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通过这一路径,指数将切实赋能行业转型,为构建现代汽车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五、指数展望与期待

中国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建立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汽车后市场发展进入标准化、规范化新阶段。指数将充分发挥"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推动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为构建现代化汽车服务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指数为引领,推动实现以下战略目标:

第一,构建覆盖全国、科学统一的行业评价标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践行的良性发展格局;

第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品牌,推动中国汽车服务走向世界;

第三,建立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后市场服务体系,助力汽车强国建设。

我们坚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后市场必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汽车服务业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北里18号楼12层1217室

网址:www.capia.cn   电话:4006363789  

乔永锋 13261610807   刘俐 18813012261











协会公告
会员动态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C座10层 客服邮箱:org@capia.org 客服电话:400 6363 789
北京中汽联科技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8960号